提要文摘: | 银行业面临的各种法律风险相互交织,单纯从某一部门法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,已无法适应错综复杂的银行业发展和风险防控需求。本书具有以下特征:一是从刑事一体化角度谋篇布局,更关注系统性的解决方案。本书从银行及其工作人员犯罪与被侵害风险、刑民交叉问题、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等多维度对银行业涉及的刑事风险进行归纳、梳理和分析,结合银行业庞杂的法律规范和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,分别从理念、制度、实操层面提出了颇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建议。二是以行业的视角研究和分析问题,具有非常强的实践导向。对刑法问题的研究,可以从规范角度研究立法问题,也可以从罪、责、刑等角度研究法律适用问题,还可以从犯罪构成等角度研究刑法理论问题。但这些研究大多是以刑法内容为研究对象,主要是给“刑法人”看的,难以引起“行业人”的关注,不利于刑事风险的警示和预防,也会导致理论与实务脱节等问题的出现。本书从银行负债业务、资产业务、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等“行业人”的视角去研究和分析问题,体现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,相信本书既会得到“银行人”的青睐,也会给刑法研究者带来惊喜。三是*跨学科、跨领域交叉研究,尝试用“新方法”解决“老问题”。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“心脏泵”,在支付结算、资金融通、信用创造、金融服务等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。涉及这些领域的刑法罪名如骗取贷款、票据承兑、金融票证罪,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,信用卡诈骗罪,洗钱罪等。研究不但横跨金融、法律、信息技术等学科,即便同在法律学科体系内,也会涉及刑民、刑行、民行甚至刑民行等交叉法律问题。本书对实践中争议较大的“骗取贷款罪中‘重大损失’的认定”“不良资产转让中的刑民交叉问题”“追赃挽损与资金混同、善意取得的关系”等提出一系列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案,充分体现了领域法学研究的整合性、交叉性、应用性和开放性。 |